“繁忙的一天”终于过去了。
一直到天彻底黑透,牛有铁家地院里才回归了往日的宁静。
为防止大队里那些“好奇宝宝”前来看稀奇,赵菊兰提早就将大门关上了,即便之后的一两个小时内,仍有不少叫门声,以及一些因关门引起的叽叽喳喳的诅咒声,她都没搭一腔,更没想过去开门放他们进来。
一开始,看到大队里人疯狂地羡慕她家的三轮车,以及各种夸赞声如同潮水般涌来,赵菊兰还很得意,并因此而替她男人感到自豪。
可随着跑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她就无形之中在心生出疲劳感,再加上有些心术不正的人,用麻油大队话来说叫“盼人穷”的人,还在背地里说她家闲话的时候,她就彻底无语了,甚至心生出一种强烈的厌恶。
总之,当她把门关上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与此同时,这晚她男人也终于得到了安宁,因为第二天要去唐子沟大队打猎,所以提早就睡下了。
翌日天刚发亮,牛有银就和牛黑军悄悄地来了。
知道牛有铁买了三轮车,因此,这叔侄俩来时都拿了不少行囊,尤其是牛有银,光是干粮就背了一大袋,还拿了火铳,猎囊,以及他的旱牛,这玩意非常的占地方。
牛黑军也拿了不少行囊,他没有猎枪,但利用闲暇功夫,他给自己制作了两把精良的弓箭,其中一把在他四达的指导下,直接制作成了一种新型弓箭,他四达称之为“复合弓”,威力堪比炮弹,令他十分满意。
除了弓箭之外,他还自制了两把长矛,虽没法跟他四达的“七星长矛”相比,但也非常实用。
此外还背了一大袋户外用品,比如换洗的衣服,被子和褥子(为方便过夜),总之,相比以往打猎,这叔侄俩准备的也是相当的充足。
牛有铁照例拿了他的双管猎枪,猎囊,长矛,开山刀,以及干粮,为了感谢大侄女的帮忙,去时他还专门带了一袋大约五十市斤的麦子。
巧的,这天麻油小学开学,大庆和二庆也都要去学校报到。
但为了不耽误进山打猎,牛有铁就没管这事,走时顺路把这娘几个送到麻油小学大门口,便折回去了,路过胡同的时候,在老爷子的提醒下,顺便喊上了石娃,随后便直接往唐子沟大队去了。
因为上回石娃和他同学走在一起的事,因此车厢内,牛黑军就不停地调侃石娃,说:“上回那个女的,她再跟你联系没有呀?”
石娃笑着说:“没联系。”
“为啥没联系?”牛黑军穷追不舍道:“我看你和那女的谝的那么欢,是那女的不跟你联系,还是你不跟她联系。”
微微一顿,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了,我差点忘了,那女的是你同学呀。”
“嗯,是我同学。”石娃老实地道。
但就是没有直接回答牛黑军的问题,这让牛黑军很是难受。
说实话,那女的长得还不赖,在那天,牛黑军仅仅只是看了一眼,就心动了,当然,更多的则是嫉妒,倘若换了是他,估计早都追到手了。
听到这俩人在闲聊这个话题,老爷子顿时来了兴趣,笑吟吟瞅了石娃一阵子,突然想起似的问:
“石娃,你跟哪个女子好上了?咋不跟叔说一声呀,叔可以帮你牵线搭桥呀,你这瓜怂。”
“我——同——学。”石娃结结巴巴道。
“哦?你同学呀。”老爷子好奇道:“你同学,这关系可以啊,那她结婚了没有?”
“结——了!”石娃慢吞吞道。
“人家都结婚了你还说这干啥?”老爷子一瞬间失去了兴味。
不过笑了笑,一脸姨夫笑地瞅着石娃,说道:“石娃,你想要个媳妇了是不?呃,想是可以想,你已经长大了嘛,但你同学已经结婚了,就不能再想人家了,这不道德!你知不知道?”
石娃点点头,略显得腼腆道:“我——知——道!”
老爷子笑了笑,接着又不咸不淡地问:“你达这些天弄啥哩?咋没见他来串门呀?”
“我达收拾窑着哩。”石娃一字一顿地道。
“收拾窑干啥呀?”老爷子问。
石娃说:“我达说把窑收好干净,以后要给我娶媳妇。”
这话一出,一旁的牛黑军直接笑喷了出来,但老爷子却是一脸严肃,带着训斥的口吻说道:
“你笑狗蛋笑!石娃其实并不比谁差,娃就是脑子反应慢了些,可甭说,这样的娃才是好娃,首先他勤快踏实,没啥小心眼,只要勤快踏实,才能把日子过前去,你知道不?”
说完,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瞪着牛黑军。
牛黑军陪笑了笑,没有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