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在这里不愁吃、不愁穿的。
只要靠山村的头花厂还在运营,我便无需担忧温饱问题。
小草,你得加把劲儿了,往后我可就指望你啦。”
马玉芳知道,权馨绝非池中之物,九川县,困不住她。
说不定未来,她也能随权馨一同走出靠山村,去领略外面那更广阔的天地。
她常想,一个人的命运终究要靠自己把握,而读书正是改变命运最稳的路。
但她学业不佳,参加高考的希望颇为渺茫。
但权馨一定可以。
她相信,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信念,脚下有路,终能走向属于自己的远方。
“不过,高考恢复这事儿,我肯定是打心底里高兴的,毕竟这是个好机会,能让很多有才华的人改变命运。”
马玉芳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回忆着什么,接着说道:“我呢,就打算继续在这儿好好生活。
如今,我也学会了不少农活,和村里的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我琢磨着,等以后有机会,就跟着你干,多赚些钱,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至于高考,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我清楚自己的底子,这么多年没碰过书本,肯定跟不上大家的节奏。”
权馨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惋惜,但随即又露出了理解的笑容,她轻轻拍了拍马玉芳的手,说道:“马知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这样想也挺好的。
不管选择哪条路,只要自己过得开心、满足,那就足够了。
我相信,就算不参加高考,你也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马玉芳笑着点了点头,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小馨,你就安心备考吧,别被我们的事儿分了心。
我们都盼着你能考上好大学,以后有个好前程呢。”
权馨重重地点了点头,说:“放心吧,马知青,我会努力的。
等我考上了大学,以后有机会了,也带着更多的人一起过上更好的日子。”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此时,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爽,仿佛也在为她们的梦想加油鼓劲。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村里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
但这种紧张中,又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每一个人都在为了那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全力以赴,从不敢懈怠。
高考大门重新打开,压抑了十一年的梦想此时终于插上了翅膀,在晨光与泥土的芬芳中奋力飞翔。
每天,天未亮时,知青们便起身读书,油灯下的背影投在土墙上,摇曳却坚定。
而外边,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抑或是工厂,学校等,大家都奔走相告,消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每一个角落。
人们脸上洋溢着久违的激动与期盼,仿佛看到了黑暗尽头的光亮。
工厂里,下夜班的工人捧起书本;田间,歇息的青年默背公式;就连年过不惑的人,也重新翻开了泛黄的课本。
这场考试不仅是一次选拔,更是一代人对知识的集体回归,是对命运不服输的庄严宣誓。
无数双手在黎明前点亮灯火,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如春蚕食叶,细碎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