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抱着女儿下了马车。</p>
他冷着一张俊脸,看着小姑娘一落地就撒了欢地往里头跑。</p>
“王上。”</p>
“见过秦王。”</p>
客邸的官吏在门口迎驾,恭谨行礼,身后还跟着两个儒士。</p>
“荀卿的弟子?”</p>
嬴政的眸光漫不经心从二人身上掠过,随口问了一句。</p>
“回秦王,正是。”</p>
二人拱手作揖,神色庄重而坦荡,“小子张苍,此乃师弟陈嚣。”</p>
他们二人本在客邸收拾行李,正要去见荀子,就闻得侍者言秦王亲至,自然要来见礼,亦是代师来迎。</p>
——谁能想到秦王亲自来啊?</p>
不成想,刚到,就见一个着橘霞色锦衣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了。</p>
嬴政微微颔首。</p>
他并无兴趣现在就考校二人,命侍者引路,径自往荀子处去。</p>
“跟上。”</p>
蒙毅章邯等人侍从在侧,去而复返的李斯在路过时低声提醒。</p>
他离开客邸之后,本是要入章台宫复命的,结果才走到半路,就遇上了耐不住女儿磨的秦王低调出宫的车架,既然撞上了,那自然是要跟着过来的。</p>
他们殿下怪上心的嘞。</p>
“荀况,见过秦王。”</p>
荀子洒然一礼,温和而笑。</p>
他本以为来的只是“徒孙”,却是不成想,“徒孙”的家长竟也跟着一起来了。</p>
年轻的秦王骨重神寒、仪望风表,玄衣佩剑,深邃似寒星的凤眸湛湛,眸底隐隐闪着凛然的英锐之气。</p>
恍惚间,叫荀子想起了许多年前曾见过一回的昭襄王。</p>
“请起。”</p>
嬴政瞥了一眼蹦蹦跳跳地从荀子身侧回到他身边笑得乖巧的女儿,牵起她的小手,又抬手虚虚一扶。</p>
“小女年幼,叨扰荀卿了。”</p>
虽然没人能在他的地盘上嫌弃他女儿,但看在对方是女儿看重的大贤的份上,秦王意思意思地说了句场面话。</p>
荀子微微摇头,笑呵呵道,“公主纯稚,以礼相待,谈何叨扰?”</p>
“是吧?”</p>
知韫弯了弯眼眸,得意地冲嬴政扬了扬眉,而后道,“不要这么客气嘛!今日呢,我是以徒孙来拜访师长,阿父则是作为我家中长辈,既如此,何必这样拘礼?”</p>
她笑嘻嘻道,“没得生份了。”</p>
嬴政:“……”</p>
他很想说你今日才见到荀子、本来就很生份,但深知自家女儿那自来熟的本性的秦王默默把话咽了回去。</p>
她比他先到一步,鬼知道这一老一小会不会在这短短时间内又相见恨晚?万一是,岂不是显得他多嘴又多事?</p>
“都坐吧,不必多礼。”</p>
嬴政心中轻哼,领着女儿到上首坐下,而后给众人赐座。</p>
正堂中摆放的是坐垫与支踵,知韫想了想,凑到跪坐在右首位的荀子身边,小声问他要不要换了椅凳来。</p>
“劳公主关怀。”</p>
荀子温和道,“老夫无碍,面见君王,言行自该合乎礼仪。”</p>
虽然他并不是只看重礼仪之人,但毕竟是初次面见秦王,言行庄重而守礼,亦是尊重秦王的一种表现。</p>
“夫子唤我栎阳就好。”</p>
知韫难得跪坐得标准端正,神色认真。</p>
“人前危坐虽合乎礼仪,却实在算不得舒适。夫子恭敬对待君王,是践行礼,君王体恤夫子年高,亦是践行仁。既然二者皆是一片诚挚恳切之心,何不稍作变通呢?”</p>
儒家,就要用儒家的话术。</p>
说罢,她回头看嬴政,笑意盈盈,“阿父,我说得对不对呀?”</p>
嬴政:“……”</p>
他看了儒言儒语的女儿一眼,心累得不想说话,只微微侧头,随侍的谒者立时心领神会,另取了椅凳过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