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父难道不觉得,咱们现在用的字实在太复杂了吗?”</p>
努力了一会会儿的小公主伸出小爪爪盖在奏简上,神色严肃。</p>
“复杂?”</p>
秦王微愣,“你觉得难?”</p>
他的长女,天生灵慧,璞玉之资,竟被区区认字难倒了?】</p>
[政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p>
[哈哈哈政哥:孩子想偷懒?]</p>
[虽然但是,我知道秦篆很符合你的审美,可它真的好难!政哥,考虑一下我们这些普通孩子吧(大哭.jpg]</p>
[?楼上专业是……]</p>
[古文字研究专业(比心.jpg]</p>
[那很苦了。]</p>
[其实也还好,毕竟都有简体字的基础,虽然看不太懂甲骨文、金文,但秦篆还是勉强能看个囫囵的,只是吧,先秦的人可不像咱们学过简体字,上来就高难度……]</p>
[文盲率高是有原因的。]</p>
文武重臣默默点头。</p>
对比才能产生美,简体字的好处,谁用过谁知道。</p>
纵然是偏爱小篆的嬴政也不得不如此认为,毕竟,他是真的每天都要批阅无数奏折。</p>
“秦篆,很难?”</p>
已经让李斯推进书同文项目的始皇陛下微愣,迟疑地呢喃,“不是已经整理简化了吗?”</p>
还难?</p>
那碰上六国那一个字有十几种写法的,岂不是得叫苦连天?</p>
各地小吏却连连点头。</p>
不仅难认,还难写,每到忙碌时候,他们写字都得累个半死。</p>
“要这么简单做什么?”</p>
有些贵族不满地皱眉,“文字乃是我等贵族交流之物,贱民只需听命就是,什么时候轮到他们读书认字了?”</p>
他一早就觉得不满了。</p>
那天幕的开始,竟连贱民家的孩子也能进学堂读书,不分贵贱、尊卑颠倒,简直是笑话!</p>
秦国,果真是蛮夷也!</p>
怪不得竟能让一女子登上至尊天子之位,依他看,那胡亥登基、二世而亡才是嬴秦的命!</p>
(用力哔哔.jpg)</p>
但也有大贤表示赞许。</p>
文字越是复杂,就越是阻碍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延续,谁还没写过书、收过弟子,哪怕收的弟子都是认字的,但毕竟上了年纪,谁还没教导过家中的小辈们?</p>
这里头的苦,谁教谁知道。</p>
(微笑.jpg)</p>
秦君们接受还算良好。</p>
虽然他们一直在推行愚民政策、抑制文化交流,但这只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秦国的统治而已,若有一天,这套法子阻碍了统治,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放弃更改。</p>
就是这么实用主义!</p>
【“什么叫我觉得难啊?”</p>
小公主觉得这话太难听了,有被激将到的她果断将这卷奏简朗读一遍,除了时不时要歇下来喘口气、揉揉腮帮子之外,流利而准确无误。</p>
她骄傲地一抬下巴,“能难倒我的东西,世上还没出现呢!”</p>
秦王:“……”】</p>
[一生要强的姮姐,政哥的激将法百试不爽(斜眼笑.jpg]</p>
[崽,把你的自信分我一半吧,我真的很需要,实在不行,把我的自卑分你一半也行!]</p>
[姮崽:拒绝!(严肃脸.jpg]</p>
“少年之锐气?”</p>
嬴渠梁无语,“这能是少年吗?谁家的少年这么一丁点大?”</p>
她还是只幼崽宝宝呢!</p>
【“既非难,又是何故?”</p>
“难易之分是相对的,我与阿父觉得不难,是因我二人聪慧远胜常人,故而不能以我二人的标准来判定难与不难。”</p>
小公主认真道,“若要推广,会很难。”</p>
“推广?”</p>
秦王敏锐地抓住关键字。</p>
“向何人推广?”</p>
“秦人。”</p>
小公主迟疑一下下,“还有以后的秦人,反正都是秦人。”</p>
于是秦王朗然大笑。】</p>
但始皇陛下笑不出来。</p>
血脉相连的儿女中,能有一个知他心意、合他心意的孩子,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一想到这孩子是隔壁的他的,就很让人忧伤了。</p>
他瞥一眼天上的自己。</p>
冷哼。</p>
真是小气吧啦的。</p>
还说什么“最尊贵的公主”,再尊贵,那不还是个公主?不说立为太子,封侯封君总得有吧?这般扣扣搜搜,真的很难让人为你出力啊!</p>
始皇陛下选择性忽视他看中的崽目前还是个真·幼崽,且早晚会被隔壁的他立为储君的事实,作出如上嘲讽。</p>
“以后的秦人,都是秦人。”</p>
天下各地,正和家人们一起安安静静地看着天幕的六国黎庶眼睛一亮、露出笑意,只觉得被喂了一颗定心丸。</p>
所以,以后他们也是秦人?</p>
那,天幕上秦人能过上的神仙日子,他们是不是也能过上?</p>
哪怕差上一点呢,就算只能天幕上的一半,能叫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有房住、有田耕,不会被随意地拉去服徭役、服兵役然后死在外头,他们就心满意足啦!</p>
至于什么年纪大了还能去什么敬老院,那是想都不敢想。</p>
当然,若是能教孩子跟着读书认字,往后就算当不上小吏,也能过个体面日子,那就算过得差些也不要紧。</p>
“咱们还打秦国吗?”</p>
某地,一个年轻士卒小心地左右看了看,低声询问与他同在军中的父亲,他抿抿唇,满是期待,“阿父,我想回家种地,再和媳妇生个娃,让娃也念上书。”</p>
固然,秦国是推行军功爵制最彻底的国家,但诸国哪个不曾横强一时?其实国内大多都有着类似的制度以激励庶民,至于具体执行的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p>
而无论执行如何,无论在何国何地,普通士卒才是大多数。</p>
这些不起眼的蝼蚁,随意一场战争就能收割无数的人,最期盼天下太平、最不愿意打仗。</p>
于是中年士卒沉默了。</p>
能好好活着,谁想死呢?</p>
可是……</p>
“再等等,再等等。”</p>
最底层的士卒能知道什么呢?他不知道现在在位的秦王是哪一位,也不知道天幕上的好日子,还要等待多久。</p>
“六国人也能跟咱一样吗?”</p>
秦地的人对于天幕上的未来自然是期待的,但期待的同时又不免质疑,“咱们流血流汗地为王上打天下,好不容易打完了,难道就要将咱们的好处分给别人吗?”</p>
那他们祖祖辈辈为秦国流的血、付出的性命,究竟算些什么?</p>
再者……</p>
有人小声道,“打完了天下,那往后还有法子得爵位吗?”</p>
念了书,也能给爵位?</p>
“急什么?”</p>
稳重老者却是沉声道,“只看天幕上的小殿下让秦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她的心里一定是有老秦人的,你说的这些难道小殿下会不清楚?难道你比小殿下聪明?”</p>
周围的人把头摇成拨浪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