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为了浣碧,还是为了自己的处境,甄嬛觉得都该将人好好管束一番才是。</p>
只是想到进宫前父亲跟自己说的话,她面上又闪过一丝纠结。</p>
但甄嬛本就是个理智聪慧之人,短短片刻间,心里已经想清楚如何做才是最好的。</p>
若此番不好好敲打敲打浣碧,日后她还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最后恐怕会酿成更大的祸端。</p>
这后宫并非一个人的后宫,其中暗潮汹涌、危机四伏,早在第一次给皇后请安时,甄嬛便深有体会。</p>
被赐“一丈红”的夏冬春,井中泡得变形的福子,沈眉庄溺水,她宫里海棠树下挖出来的麝香,还有早前伺候在她身边的那些宫人被一一打发走……这些画面在脑海中一一闪过,也让甄嬛的脸色愈发沉重。</p>
想到这里,她轻叹一声,缓缓开口:“流朱,或许眉姐姐与陵容说的都有道理。浣碧是我的陪嫁丫鬟,她的错便是我的错。若是她不知悔改,咱们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这一次,必须让她长长教训,好叫她明白宫里的规矩。”</p>
流朱虽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从甄嬛的语气中,她已然明白是浣碧惹了事。</p>
小主既决定要教训浣碧,她自然不会多言反对,只是点头应道:“那奴婢在外头替小主守着。”</p>
甄嬛微微颔首,平静却坚定地说道:“也好。我有几句话,需单独和浣碧说清楚。”</p>
话落,她松开扶着流朱的手,迈步跨入殿内。</p>
流朱顺手关上殿门,神情微显纠结,不知自己未替浣碧说情,过后浣碧是否会生自己的气。</p>
然而转念一想,小主是主子,做任何决定都自有道理,身为奴婢,她只需按照主子意思做事就够了。</p>
至于甄嬛与浣碧究竟说了什么,自是再无第三人知晓。</p>
主仆二人谈话过后,浣碧依旧是甄嬛的贴身丫鬟,表面上一切如常,未有分毫改变。然而,若细细观察,便能察觉到浣碧看向甄嬛的目光中,多了信服与亲昵。</p>
此事随着次日浣碧跟随甄嬛分别前往存菊堂与春禧殿,向沈眉庄和安陵容磕头请罪后,便彻底翻篇。</p>
然而,事情真的过去了吗?</p>
或许在甄嬛眼中此事已经彻底过去了,但实际上,沈眉庄对这段姐妹情谊的态度已不再如初。</p>
破裂的镜子纵使修复好了,终究会留有裂痕;而这些裂痕,藏匿于平滑光洁的镜面之后,虽肉眼难见,却始终无法消弭。</p>
这日,皇帝在给太后请了安后,从寿康宫出来,顺道往春禧殿去探望安陵容。</p>
依旧先是为腹中的孩子诵读书籍做胎教,随后陪着安陵容一同用午膳。</p>
膳毕,皇帝柔声对安陵容说道:“朕陪你到院子里走走,也好消消食。”</p>
二人缓步走到院中摆放的荷缸前,明媚的阳光洒在两人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光,使得他们的身影显得温润而安详。</p>
伺候的宫人们都隔着一段距离,既听不见主子间私密的谈话,又不至于听不着主子的吩咐。</p>
“朕打算好好整顿一下内务府和宫里的奴才,这段时日不管外边如何,你就好好待在宫里,旁的什么都别多管。”皇帝低沉的声音在安陵容耳边响起。</p>
终于等到了这一日了!安陵容虽心中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恰如其分地露出诧异:“皇上,可是宫里的奴才有什么不妥吗?”</p>
如今内务府的总管太监黄规全是华妃的人,副总管姜忠敏则是皇后的人。若这些人都能被拔除,换上的必然是经过皇帝亲自筛选、查核过的人手,那么至少短期内无人敢再收买这些人。</p>
如此一来,内务府送到她这里的东西自然会干净许多,这对她而言无疑是件好事,她自然是高兴啊!</p>
“岂止是有不妥,”皇帝的声音冰冷,满含肃杀之意,“截留贡品、以次充好、贪污瞒报、卖官鬻爵,甚至……连朕的子嗣之事,他们竟也妄图插手!”</p>
他的话语如寒刃般刺入空气。</p>
“他们……他们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尽管早就知晓答案,安陵容仍装出一副震惊的模样,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p>
皇帝语气愈发森冷:“若只是僭越贪污,朕尚能饶他们一命;但他们居然妄想替朕安排下一任皇帝人选,这等行径,朕绝不会放过!”</p>
包衣家族出了一个出身乌雅氏的太后尤嫌不够,如今竟还妄想再复刻一位出来。</p>
怎么,日后若他有满洲大族血脉的皇子,这些人就要替他这个皇帝“解决”掉吗?</p>
看来,有了太后这个成功的例子,这些包衣奴才的心大了。若无太后在背后给他们做靠山,他们哪敢生出这样膨胀的野心来?</p>
更何况,他怀疑,他的子嗣如此单薄,那些怀孕的妃嫔一个个的接连小产,或许与这些包衣奴才也脱不开干系。</p>
至于太后,他不相信她真的对这一切都毫不知情。</p>
若太后知道却佯作不知,那就是她故意放任这些奴才谋害他的子嗣,便证明她的心思不简单,可能真的在打着“兄终弟及”的算盘。</p>
甚至那些包衣奴才敢残害皇嗣,其中有太后的授意也未可知。</p>
倘若太后得知皇帝此刻的想法,定会喊冤叫屈!谋害皇嗣之人并非她,而是皇后。</p>
她只是在皇后行动之后,无奈之下替皇后善后罢了。她这么做的目的也并非是为了“兄终弟及”,而是要维护皇后的后位。</p>
倘若皇后得知皇帝的想法,恐怕会有几分的窃喜。</p>
毕竟皇帝并未过多怀疑她,反怀疑是太后指使人动的手。</p>
但想来她也不会太过高兴,因为一旦包衣奴才被大批处置,那么她从太后那里得来的人手只怕也会尽数被清理出去。日后再想接那些“堕了么”订单,怕是就有些不方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