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她满是不解道:“明明……明明臣妾觉得她们同臣妾这般一心爱慕着皇上,明明她们知道皇上重视皇嗣,为何她们还要去伤害皇上的孩子呢?难道她们真的不明白,这么做会让皇上伤心吗?其实看到皇上宠爱她们时,臣妾心里也是难过的,可臣妾知道您对她们有情,臣妾舍不得让您伤心,所以,臣妾宁愿自己难过,也未曾想过对她们不利。可她们却还是容不下臣妾,竟然连臣妾的孩子都不肯放过!”</p>
茶言茶语一番后,她一副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的模样,扑进皇帝怀中,哽咽道:“皇上,臣妾不愿让您为难,更不想让您难过。不如,不如今后您还是少来臣妾这里,这样也能宽各位姐姐心。若是,若是后宫实在不能容下臣妾……不若这次回宫时,臣妾便留在园子里,如裕嫔娘娘一样留在这里抚养咱们的孩子。臣妾会日夜为您祈福,祈求长生天保佑您万事顺遂,岁岁平安,臣妾便再无遗憾了……”</p>
她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无助与决绝,字字句句都是为了他,为了后宫安宁,令皇帝的心微微一颤,更是感动得无以复加。</p>
他轻轻将人拥在怀中,声音沉稳而郑重:“说什么傻话?你是朕的爱妃,腹中还怀着朕的孩子,又怎能留在园子里?自是要与朕一同回宫的。这事你不必多虑,安心养胎便是,朕查清楚后,会给你一个交代。”</p>
说罢,他扬声唤进苏培盛,冷声吩咐道:“你去查一查,流言究竟是从何处传出,又是谁在柔贵人耳边搬弄是非。”</p>
苏培盛连忙躬身应道:“嗻。”</p>
待安抚好安陵容,皇帝这才命人传来了赵太医,细细询问她腹中孩子的情况。</p>
听得太医言明安陵容因惊吓动了胎气,需得静心调养,恐有早产之忧,皇帝眉间阴云更浓,对那散播流言之人愈发恼怒。</p>
当即就同安陵容说,会下旨晋封她为柔嫔,又言会下令自今日起直至生产,任何人不得打扰她休养。</p>
将人哄睡下后,皇帝才离开茹古涵今,眸底暗涌的冷意却未有一丝消散。</p>
勤政殿内,夕阳从窗棂斜斜照了进来,映得殿中仿佛都笼罩了一层朦胧的暗影。</p>
苏培盛轻手轻脚地迈入门槛,打了个千儿,低声道:“启禀皇上,流言一事已有几分眉目了,只是……”</p>
他的话顿住,像是被什么压住了舌头,一时间仿佛不知该怎么说话了一般。</p>
皇帝放下手中的朱笔,抬眸淡淡扫了他一眼,声音清冷而沉稳:“只是什么?”</p>
苏培盛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觑了皇帝一眼,方低垂着头道:“传此流言的人数众多,园子里的奴才也不知究竟是从何处传出的。不过,奴才细细追查之下,发现此事最初是由御膳房的一个小太监传出来的,那小太监似乎与皇后宫中的人有些牵连。只是并无确凿证据,奴才无能,请皇上责罚。”</p>
“御膳房?”皇帝的眉头骤然一皱,瞬间想到了乌雅氏的族人经营御膳房已有数十年之久一事。</p>
当初查抄包衣家族时,因着太后的缘故,乌雅家只流放了些旁支,贬黜了几名前朝官员,其余大部分人皆未受到太多重创。</p>
相较于其他包衣家族几乎满门流放而言,他对乌雅家已是极大的宽容了。没想到,他们竟如此不识抬举?</p>
这才多久啊,只怕菜市口的血腥味还未散尽吧,这些人竟然又胆敢兴风作浪了?真是贼心不死。</p>
他虽恼怒,却也没有失去理智。</p>
太后虽与他不亲近,但他相信太后在皇嗣一事上会袖手旁观,却不相信太后会主动出手害自己的子嗣。</p>
那么,除了太后,能够驱使乌雅家势力的人,就只有皇后了。</p>
思及此处,皇帝的眼眸微微眯起,寒意从中溢出,低低道:“好啊,好一个皇后……”</p>
他的声音低缓,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仿佛锋刃划过冰面,让人不寒而栗。</p>
苏培盛听到这低喃之语,头埋得更低了,恨不得埋到膝盖处,也恨不得什么都没听见。</p>
思绪翻涌间,皇帝想到了从前之事。</p>
他知晓在纯元和弘晖之事上有些对不住皇后,却也尽力弥补她了。</p>
哪怕有纯元临终的遗言,可本朝从无侧福晋扶正为嫡福晋的规矩,且侧福晋扶正需得先帝同意才可。</p>
即便如此,他依旧为她请封了嫡福晋之位,甚至跪在乾清宫里几个时辰,只为请求先帝破例一次,哪怕因此被老八一派的大臣弹劾,他也没有退缩,也是想弥补对她的那几分亏欠。</p>
然而,她行事却越来越过了。</p>
潜邸时,那些女人频频小产之事,他不是没猜到可能与皇后有关,但当时正值夺嫡关键时期,他不能让此事曝出来。虽然他什么都没说,却也让年世兰分了她的权。</p>
加上那时他还算年轻,对子嗣的稀少一事并不多在意,想着若连自己的孩子都护不住,还需要他出手护着才能保住,那么这些女子干脆还是别生了。</p>
而今登得大位,回首时才发现膝下长成的皇子仅有三人,且一个比一个令他失望。</p>
弘时敦厚有余却愚钝不堪;弘历虽聪明伶俐却小心思太多,这些聪明更多是些小聪明,且行事间总带着几分老八的影子,让他极为不喜;弘昼虽头脑灵活,身体却羸弱多病,整日沉浸在玩乐之中,也难当大任。</p>
而今,他已四十六岁,不管是为了江山安稳,还是为了后继有人,都必须要开始培养下一代了,否则日后下去他愧对列祖列宗。</p>
只是,这三个长成的儿子都不在他优先考虑的范围内。</p>
所以,他才会在得知安陵容腹中的孩子是个皇子时,如此的重视这个孩子。</p>
想着等孩子启蒙后,就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培养。</p>
若这孩子是个能担大任的,他会想法子给安陵容抬旗,好让这个孩子日后继承大位更加名正言顺。</p>
他不信多年夫妻,皇后会看不出来他的打算,即便猜不到全部,就看他如今对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这般重视,也能猜出几分吧?</p>
可她却仍是屡次出手,算计他的子嗣,这是想替太后清除他的血脉,企图让他只能“兄终弟及”?</p>
还是打算待他百年后,扶持蠢笨软弱的弘时上位,好借此掌控朝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