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绝对会载入史册的刀!
也叫做陌刀。”
魏藏锋听到这句话,瞬间都热了起来。
身为制卡师,谁不梦想做出一张能载入史册的卡。
而为什么林宸能确之凿凿,改良后的陌刀,能载入史册呢?
就是因为陌刀威力巨大,甚至能让步兵对抗重甲骑兵!
其战术作用,等于现在的反坦克武器。
陌刀是在唐朝的香积寺一战中,名震天下。
在决定唐朝气运的安史之乱中,唐朝首都长安当时已被叛军占领。
皇帝仓皇出逃,山河欲坠,眼看就要改朝换代。
此时,夺回长安的“香积寺之战”打响。
在叛军骑兵突入阵中的劣势场面下,前锋军李嗣业率领陌刀队,挽狂澜于既倒!
化身许褚,裸衣使用陌刀把敌骑兵打得人马俱碎。
由此一鼓作气夺回长安,四个时斩首叛军6万余人,生擒2万余人。
整片战场血流成河,可谓是一场血腥大战!
这场胜利也成为安史之乱的转折点,被誉为给大唐又续了150年命。
立下首功的先锋李嗣业,也被敌人称为“神通大将”!
这可是来自敌军的嘉奖,可见李嗣业的陌刀给对方带来的阴影有多大。
到了宋朝,西夏的重骑兵铁鹞子驰骋中原,但遇到陌刀也得吃亏。
魏藏锋便问了:“那具体要怎么改良呢?”
其实改良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斩马剑的式样,改成刀形即可。
刀刃加一点弧度,更利于劈砍。
典籍中记载陌刀能造成“人马俱断”、“一挥杀数人”的实战效果,明显是用挥砍的方式。
刺击,是不可能造成“截断”的效果的。
同时陌刀,既然擅长对付重甲骑兵,那么其刀身必然厚重,不然根本挡不住骑兵的猛烈冲击。
军队中陌刀配置不多的原因,就是陌刀沉重,只有臂力强悍者才能装备。
明显陌刀锻造时,加入了更多的钢,刀身才会那么沉重坚硬。
等于是精英部队特有的武器。
所以总结下来,把【制式斩马剑】的剑刃改成有点弧度的刀刃,中间的刀身加厚,铸造过程中多灌注三成精钢。
魏藏锋傻眼了:“就这么简单?
这就是你说的上古武器配方!?”
林宸说道:“是啊,就这么简单。
但我给你的是答案,省去了中间试错的代价。”
魏藏锋浑身一震,也是。
作为制卡组组长,他太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一个细微的改变,都会影响卡牌的使用效果。
不知道方向胡乱改,一柄武器很可能就会被改废了。
而要判断哪个部位值得调整,有时候更得穷举摸索,不断试错,可能需要数百次实验来验证。
中间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运气差些,那就是个无底洞!
有了林宸给出指导方向,便能一步到位,省下的是研发时间和研发成本。
具体的改良工艺倒是其次,最关键的,是要让魏藏锋明白,这个改剑为刀的思维。
若是没让魏藏锋搞懂背后的深意,让他一个制剑世家改去做刀,估计也很难接受。
林宸便问道:“魏组长制卡师出身,应该只懂用剑吧。”
魏藏锋说道:“是有如何,你有什么指教?”
林宸开始给他科普道:“有句古话说,百日练刀,千日练枪,万日练剑。
这说的就是刀比剑更好上手!
剑的直刺要比刀的劈砍,更需要技巧,必须懂如何发力才能用得好。
并且,刀的杀伤范围,也比剑更大。
剑的一次刺击,大部分时候只能造成单体杀伤。
而刀的一次挥砍,是经常能斩获多个人头。
再加上刀身往往比剑身更厚重,也导致刀的韧性耐用度更强。
易上手、高杀伤、更耐用。
有这些实用的优点,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做刀了吧?”
魏藏锋恍然大悟:“明白了……你要面向的是大众化市场,主打实用性!”
他没想到,林宸同样是制卡师,怎么比自己懂得多了,各种兵器的使用特点都了解得如此清晰。
而魏家因为是制剑世家,所以有了惯性思维,只想着做剑,而没考虑做刀。
并且魏家瞄准的都是h市的中级卡师、上层群体。
一个个都是有头有脸有背景的人物,自然更喜欢用尊贵漂亮的剑。
但对低级卡师来说,还是刀更实用。
做成刀,反而销路会更加大。
武器卡的另外一大销路,就是供给官方部队。
但对军队来说,军队不要什么华贵的风仪。
军队要以杀敌效率为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