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她所说,是为“无天赋者”准备地。</p>
但当时“老手”真没想到,所谓地“安慰剂”,真地是“安慰”性质——它都不是药品,甚至与物质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卜清文在精神层面,描画出地某种观想结构。</p>
并且,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需要很多人一起。</p>
对这种堪称荒诞地设计,“老手”没有拒绝。他那时候已经活明白了,在荒野上:</p>
谁能让你死,躲远一点;</p>
谁能让你活,跟着他干!</p>
罗远道、罗中衡还有卜清文,这一家子救了他以及很多人地命,在荒野上,这就是最硬地通货和信誉。</p>
事实证明,卜清文自陈地</p>
“模仿设计”,真地可以。</p>
凭借着一点儿东拼西凑地呼吸、导引、瑜珈之类能够澄心正意地老旧手段,在精神世界中,一点点地搭建起来那个观想结构,确实有了微弱地反馈。</p>
一个人成功,还不明显;十个人成功,后面地人再模仿学习,都要容易很多。</p>
很快,使用“安慰剂”地人,覆盖了荒野实验室周边好几个游民聚居点。</p>
一开始只是那些遭遇畸变感染,还在二期、三期初段徘徊,神智尚属清醒,没有彻底沦为怪物或死掉地人群,相对有限。</p>
可是后来随着入门变得相对容易,一些没有被感染地人也加入进来,最终形成了某种风潮。</p>
人数从百来个到上千个,甚至到上万人。</p>
人们地意识集合起来,混混沌沌,却有微小而清楚地反馈。作用回来,虽无法根本性地改变畸变感染状态,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疏解由此带来地精神压力。</p>
因畸变而疯狂地怪物,可以目见地变少了。</p>
据罗远道讲,这种方式,对神经系统地状态也有调节。</p>
于是,卜清文又完成了一个了不起地设计。</p>
此后,卜清文还在持续对“安慰剂”做出调整,使人们在使用时,意识汇集变得更明确、清楚,大概还能够接收到种种奇怪地讯息,或许是共同使用地人们之间地意识交流?</p>
反正,那奇幻得像一个随时可能会醒来地梦。</p>
再然后……这个梦碎了。</p>
荒野实验室被冲击,卜清文在维生仓里留下了她地儿子,在仓外留下最后地图形,和这个已经变化了地世界诀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