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按电钮,人的反应时间,也会影响到大炮的发射,所以一切都是程序自动控制的,倒计时到零的瞬间,电路接通。
轰!
巨大的炮击声响起,炮口处,火球涌动,黑烟滚滚,弹头高速飞出,很快就冲破大气层,进入太空之中。
相控阵雷达很快就捕捉到了炮弹的信号,在控制室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两个亮点正在迅速靠近。
“这是我们第一次拦截实验,可能会有偏差,不过这没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失败的数据来修正,后续还有多次拦截机会。”
秦富怕拦截失败,先给苏尔坦打个预防针。
第一次试射,失败也很正常,总结经验,修改参数,后续会更加精确的!
“距离碰撞还有三分钟,轨道正常!”
“距离目标一分钟!”
“倒计时……”
1926年,人类首次成功发射液体火箭的时候,现场就用了3、2、1发射的简单指令。
1929年,德国科幻电影《月球少女》中,导演将这个倒数从十开始,这成为了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之后这方式就成了全球航天的标准流程,随着倒数不断减少,人的心情也会跟着紧张。
现在也一样,就连秦富的心就揪起来。
1959年,鹰国空军的一家b-52轰炸机向近地轨道发射猎户座卫星拦截弹,用来摧毁报废的卫星,实验以失败告终,几个月后,他们再次实验,终于取得成功,卫星从此有了对手。
1961年,北极熊也紧锣密鼓的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用的是他们的反导导弹,上面搭载的是核弹头,之后,他们就骄傲地宣称,击落了太空中的苍蝇。
这些都是用导弹实现的,用超级大炮,还是第一次,和那些导弹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
“十,九,一!”
轰!
太空中没有空气,无法传播声音,弹头炸开,无数小弹头扩散开,密密麻麻,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盾牌。轰,轰,轰!小弹头爆炸,形成了无数碎片,这就是一片金属风暴!
雷达屏幕上,代表炮弹的光点消失了,代表卫星的光点还在继续前进。
编号snap-20,鹰国研发的核动力卫星,上面有290千克的核动力系统,可以产生五百瓦的电力,整体数据比不上北极熊的产品,在使用核动力方面,北极熊有一种近乎变态的痴狂。
它已经在轨运行了十几年,本来就该坠毁了,临坠毁的时候,执行最后一个任务,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它还在继续前进,前进,然后……撞到了什么东西,下一刻,整个卫星都解体了。
飞鸟撞击飞机,都能把坚硬的铝合金蒙皮或者是风挡玻璃撞碎,就是因为速度大,鸟儿速度不快,但是飞机快啊!两三百米每秒的速度,带来了巨大的撞击能量。
卫星呢?这个速度是7.9千米每秒!哪怕和一根铁钉子装上,也得粉碎,更不用说前面专门为它准备的金属风暴区域了!
地面,雷达屏幕上,代表卫星的光点也消失了!
“全功率,搜索对应太空!”
三十秒后。
“太空中,目标已经彻底消失,可以确认,我们的拦截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