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着沙砾,狠狠砸在军帐的帆布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像是无数只手在外面拍打着,要将这简陋的栖身之所撕碎。傅恒站在帐中央,玄色劲装外只罩了件薄氅,肩甲上的冰碴还没化透,是方才巡查时被风雪冻上的。他手里捏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指腹反复摩挲着上面的狼图腾火漆——那是准噶尔残部特有的印记,狰狞得像要从纸上扑出来。</p>
</p>
“将军,人犯招了。”亲卫掀开帐帘进来,带进一股寒风,军靴上沾着的冰粒落在地上,迅速化成水渍,“苏克沙哈确实每月十五夜里,在城西破庙与准噶尔的使者接头,用粮草换他们手里的布防图。”</p>
</p>
傅恒没说话,只是将那封密信凑到烛火前。信纸是粗麻纸,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字字如惊雷——“今冬粮草已备妥,正月十五三更,老地方交接。另,烦请告知台吉,京城那边一切安好,待时机成熟……”后面的字被水渍晕开了,却足够看清这背后藏着的滔天祸心。</p>
</p>
他的指尖猛地收紧,粗麻纸被攥出深深的褶皱,边缘割得指腹生疼。苏克沙哈,纯妃的亲兄长,那个在江南贪墨盐引被查抄后,靠着纯妃哭诉才保下性命,贬到边关做粮草官的男人,竟然敢通敌叛国。</p>
</p>
帐外的风更紧了,将烛火吹得剧烈摇晃,映得傅恒的脸忽明忽暗。他想起三个月前,景娴托人送来的字条,上面只写着“苏部异动,留意粮草”。那时他还以为只是寻常贪腐,却没料到,这背后竟藏着如此惊天的阴谋。</p>
</p>
“将军,要不要……”亲卫试探着开口,话没说完就被傅恒打断。</p>
</p>
<span>富察傅恒</span>备笔墨。</p>
他的声音像是被寒风冻过,带着冰碴子,<i>钮祜禄景娴</i>还有,把截获的那些布防图拿来。</p>
</p>
亲卫不敢多问,连忙取来文房四宝和一卷泛黄的图纸。傅恒将图纸在案上铺开,上面用朱砂标注着清军的粮草营位置和巡逻路线,甚至连暗哨换班的时辰都写得清清楚楚。他认得这笔迹,和苏克沙哈在江南盐引账册上的签名如出一辙。</p>
</p>
烛火照在他脸上,映出下颌线紧绷的弧度。他想起年少时,在富察府的书房里,景娴曾指着《孙子兵法》上的“知己知彼”四个字,笑着说:“若是连自家布防都被敌人摸得一清二楚,这仗还没打就输了一半。”</p>
</p>
那时她眼里的光,亮得像星子。而现在,有人正拿着将士们的性命和家国的安危,做着肮脏的交易。</p>
</p>
傅恒提起狼毫笔,墨汁在砚台里磨得极浓,落纸时几乎要透到背面。他没有写奏折,只是将密信的内容、人犯的供词和布防图上的关键信息,一一抄录在素笺上,字迹力透纸背,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p>
</p>
写到“正月十五”时,笔尖顿了顿,墨滴在纸上晕开个小黑点。他想起去年今日,景娴还未嫁入和亲王府,那时他们在海棠树下约定,待他从边关回来,便求皇上赐婚。可如今,物是人非,他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替她扫清前路的障碍。</p>
</p>
“将军,这信……”亲卫看着傅恒将抄录的素笺折成细条,塞进一根中空的竹管里,外面裹上蜡封,“要送回京中吗?”</p>
</p>
傅恒将竹管递给亲卫,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span>富察傅恒</span>八百里加急,亲手交给和亲王。记住,沿途若有半点差池,提头来见。</p>
</p>
“是!”亲卫接过竹管,转身要走,却被傅恒叫住。</p>
</p>
<span>富察傅恒</span>等等。</p>
傅恒看着帐外呼啸的风雪,眉头紧锁,<span>富察傅恒</span>告诉送信的人,见到和亲王,只说‘江南的账,该清算了’。</p>
</p>
亲卫愣了愣,还是躬身应下:“奴才记住了。”</p>
</p>
帐帘再次落下,将风雪隔绝在外,帐内只剩下傅恒和跳动的烛火。他走到案前,拿起那封准噶尔的密信,凑到烛火边。火苗舔舐着信纸边缘,迅速将其吞噬,黑色的灰烬打着旋儿飘向空中,像无数只黑色的蝴蝶。</p>
</p>
他知道,这封信一旦送到京城,意味着什么。贪腐或许还能留条活路,可通敌叛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纯妃就算是皇上的妃嫔,也绝无可能全身而退。这一步踏出去,便是血海深仇,再无转圜的余地。</p>
</p>
可他别无选择。</p>
</p>
苏克沙哈在边关囤积粮草,勾结外敌,早已不是一天两天。若不是景娴之前托人带信提醒他留意苏家余党,恐怕还发现不了这惊天的阴谋。他是富察家的儿子,是大清的将军,守护家国是他的职责,哪怕这背后牵扯着他曾经心爱的人,牵扯着这深宫之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