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顾晚星在渲染一片过于平滑、缺乏戏剧性的温暖光域时,会感到一丝不确定,担心流于肤浅。她也会抬头,看向小窗。王俊凯那边深沉如夜的色调,像一种镇定的力量,提醒她温暖的珍贵正在于它能照亮和对抗的深邃。
于是,她可能会在温暖的色调中,加入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灰或深紫,让光的边缘更有力,让温暖的内部也多一分复杂的底蕴。她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和有张力。
他们仿佛在两个独立又相邻的星系中创作,通过这扇小窗,进行着无声的能量交换和引力互动。
一天下午,巴黎的天空突然阴沉下来,一场暴雨毫无征兆地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猛烈敲打着两个工作室的窗户,天色迅速变暗。
顾晚星正画到一半,不得不打开更多的灯。她看到小窗对面,王俊凯那边也亮起了更多的灯光,原本深沉的光影变得清晰了一些。
雨声磅礴,仿佛世界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的、灰色的水幕之中。
几乎是同时,两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笔,被窗外的暴雨吸引了全部注意力。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望着窗外被雨水模糊的城市轮廓,听着震耳欲聋的雨声。
然后,几乎也是同时,他们做出了相同的动作——拿起速写本和炭笔,不是要画具体的景物,而是想要捕捉这一刻的感觉:天空的阴郁、雨水的力量、光线在乌云中挣扎的瞬间、街道上匆匆躲雨的行人模糊的身影、还有那种被大雨包围时、室内空间所产生的独特安全感和宁静感。
王俊凯用快速、有力、有时甚至是破碎的线条,捕捉着窗外风雨的狂放不羁和天空沉重的质感。顾晚星则更注重捕捉玻璃上蜿蜒流淌的水痕、室内温暖灯光与室外冷灰天光的对比、以及雨中世界那种朦胧而统一的色调。
他们画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雨势渐歇,天空开始重新透亮。
雨停了。世界被洗刷得清澈透亮,夕阳从云层缝隙中射出万丈金光,照亮了湿漉漉的屋顶和街道,蒸腾起氤氲的水汽。
两人几乎同时放下笔,感到一种酣畅淋漓的释放。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那扇小窗下,仰头望去。
透过磨砂玻璃,他们只能看到对方那边一片明亮温暖的光晕(顾晚星这边)和一片相对深沉但点缀着光斑的区域(王俊凯那边)。但一种强烈的、无需言传的冲动攫住了他们。
王俊凯走到门边,打开了通往走廊的门。几乎在同一秒,顾晚星也打开了她的门。
两人站在各自的门框里,望着对方,眼睛里都闪烁着同样的兴奋和灵感迸发的光芒。他们的手上,都拿着刚刚完成的、墨迹未干的速写本。
“雨…”王俊凯率先开口,声音因激动有些沙哑。
“还有光!”顾晚星几乎是同时接上,脸上洋溢着发现宝藏般的喜悦。
他们相视而笑,瞬间明白了对方与自己经历了完全相同的精神之旅,捕捉到了同一场暴雨的不同维度。
王俊凯向她伸出手:“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