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下午,阳光带着冬日稀薄的暖意,洒在莱芜乡间的土路上。安旎跟着爷爷奶奶、父母,提着年礼,步行来到了相邻的郭王石村,看望郭洪江的母亲。</p>
</p>
郭家院子里弥漫着刚脱粒的玉米散发出的干燥清香。一个穿着旧棉袄、身材清瘦、戴着眼镜的少年正弯腰将最后几筐金黄的玉米粒装上一辆旧电动三轮车。听到脚步声,他直起身,用手背推了推滑下鼻梁的眼镜。</p>
</p>
正是刘晓晨。他比安旎记忆中郭洪江描述的样子要更显文弱,但眉眼间的沉静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却依稀可辨。他看到安旎一家,连忙站直了身子,脸上露出礼貌而略带腼腆的笑容。</p>
</p>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安旎身上时,那笑容微微凝滞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安旎每一年都跟着回来,他自然是认识的。但这一次,他感觉这个外甥孙女(按辈分)好像……变了个人。</p>
</p>
具体哪里变了,他说不上来。不是长相,而是那种……气质和眼神。往年的安旎,就是个活泼甚至有点调皮的小女孩,眼神清澈跳脱。而眼前的安旎,虽然依旧是那张稚嫩的脸庞,但那双眼睛却过于沉静,里面仿佛盛着许多他这个年纪都未必能完全理解的情绪,深邃得不像个孩子。她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莫名的、与她年龄不符的稳重感。</p>
</p>
这种感觉很奇怪,让他一时间有些愣神,仿佛不认识这个每年都会见到的“亲戚”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