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嚎啕大哭,仿佛一场灵魂的暴雨,冲刷掉了安旎身上最后一丝与冰冷、僵化、可能带来伤害的“公诉”身份相关的尘埃。泪水干涸后,她的内心前所未有地清晰和坚定。</p>
</p>
她无法再面对刑事案件,尤其是那些可能涉及暴力、压迫、以及在“正义”之名下行不义之事的案件。陈敬业的阴影,周玲的幸运星,斯越脑脊液鼻漏的根源……这些都像一根根尖锐的刺,提醒着她法律武器若使用不当,或握在错误的人手中,会带来怎样深重的二次伤害。</p>
</p>
她不能再让自己身处那样的漩涡之中。她需要一种方式,既能运用她的法律专业,又能真正地、直接地去保护,去修复,而不是仅仅去惩罚。</p>
</p>
经过深思熟虑,她正式向莱芜区人民检察院提交了申请,请求永久脱离刑事案件序列。</p>
</p>
这个决定在单位内部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毕竟,她曾是备受瞩目的“十佳检察官”,在刑事案件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公认的能力。但她态度坚决,理由充分——个人的经历和家庭情况,使她希望将工作重心转向更能体现司法温度和人性关怀的领域。</p>
</p>
她的申请获得了批准。</p>
</p>
很快,安旎的办公室搬到了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部(简称“未检”)。这里的工作氛围与公诉部门截然不同,更注重教育、感化、挽救,以及对未成年被害人权益的全面保护。</p>
</p>
而她为自己划定的工作范围则更加具体和聚焦:她只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特定类型公益案件。</p>
</p>
· 家暴受害者支持:为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通常是母亲)提供法律支持,协助她们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在离婚诉讼中为她们争取最有利的判决,确保孩子能脱离暴力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