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3章:朝堂引毒素分析(1 / 2)

寅时三刻,天还没亮,乾清宫值房外的青砖地上铺着一层薄霜,踩上去沙沙作响。沈微婉站在屋檐下,怀里紧紧抱着一只乌木匣子,指尖冻得通红,却依旧稳稳地压在匣盖上,生怕有一丝差错。</p>

她刚从西厢出来,三样东西整整齐齐地码在匣子里——最上面是《饮食稽查录》,中间是《脉案辑要》的副本,最底下用油纸包着一小撮北芪药材。每一份都盖了她的私印,双签记录齐全,火漆封条也完好无损。</p>

当值的小太监掀开帘子走出来,皱着眉头,语气不耐:“沈奉御,这会儿递折子?早朝都还没开始呢!”</p>

“正因为要赶在早朝前。”她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楚,“陛下最近总是乏力、夜里出汗,我查了一圈,发现和膳食有关。御药监管出了问题,再拖下去,恐怕会危及龙体。这是证据,请您务必立刻呈给陛下。”</p>

太监迟疑了一下:“你一个奉御,又不是大臣,哪有资格上奏?”</p>

“我不求上殿议事。”她把匣子往前递了递,“只求这份东西,能在百官上殿前,亲手送到陛下手里。”</p>

太监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终于接过匣子,转身进了暖阁。</p>

沈微婉没走,就站在廊下等着。寒风吹得她衣角翻飞,她却像根钉子似的,一动不动。</p>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暖阁的帘子猛地被掀开。一名内侍快步走出来,脸色发白:“陛下召你进去,快随我来!”</p>

她点点头,跟了上去。</p>

暖阁里,皇帝萧彻正坐在案前,面前摊着那三份材料。他的手停在《行止簿》的某一页,指节泛白。听见脚步声,他抬眼看向她,目光沉得像深井里的水。</p>

“你说……朕每七日发作一次,是因为有人偷偷换了北芪?”</p>

“是。”她站得笔直,双手交叠在身前,“每月初七,炭车进东库,名义上是送火炭,实际上借机更换药材。北芪的外包装仿造了火漆印,里面却掺了‘缠丝露’调制的毒方。这种毒碱性极弱,银针测不出来,只有用土法才能验出痕迹。毒在体内积累七天,症状就会发作;再过七天,毒性叠加,越来越重。先皇后临终前三个月的症状,和现在一模一样。”</p>

萧彻沉默片刻,忽然问:“你说的‘缠丝露’,典籍上有记载吗?”</p>

“《太医局秘录·卷五》里提过一句:‘缠丝者,缓蚀心脉,状若痨瘵,久而不觉,一旦崩发,不可救也。’”她顿了顿,“当年先皇后病重时,御药监由崔家掌管,医案被删改大半,只留下‘虚劳咳血’四个字。”</p>

萧彻的手慢慢攥紧了桌沿。</p>

“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他声音低了下来,“你是说……先皇后的死,另有隐情?”</p>

“臣不敢妄断。”她微微垂眸,“但症状相同,用药路径相同,时间规律也相同。若非巧合,那就是故技重施。”</p>

萧彻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起身,冷声道:“传百官,偏殿议事。另,召沈氏奉御列席听政位。”</p>

内侍一愣:“陛下,女官列席朝议,不合祖制……”</p>

“今日之事,关乎朕的性命。”他目光如刀,“她若不说清楚,谁来说?”</p>

偏殿内,文武百官陆续入列。沈微婉被引到侧席,位置比六部尚书低,却也在殿中能看见的地方。她安静地站着,耳边传来压低的议论声。</p>

“一个厨房出身的宫女,也配站在这里?”</p>

“听说是尚食局的,竟敢告到丞相头上。”</p>

“崔相爷都没开口,她倒先跳出来了。”</p>

崔丞相站在前列,紫袍玉带,神情淡然。他甚至没看她一眼,仿佛她只是角落里的一根柱子。</p>

司礼官宣读议题后,沈微婉上前一步,双手捧册。</p>

“臣女沈微婉,代尚食局陈情。”她声音平稳,不急不缓,“自去年冬天起,陛下每逢初七、十七、二十七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夜间盗汗的症状,第二天才渐渐缓解。臣经查证,这不是普通的病症,而是慢性中毒。”</p>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最新小说: 东京:幕后玩家 综影视:昭如日月 阮星晚周辞深 天命皆烬 共产政权和民主政权的比较 致郁系天王 游戏入侵 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 九转霸神诀 综影:白泽的恋爱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