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毁先帝遗诏,这是大大的不敬。可是无人敢表示不满,想表示不满的人此刻脖子上都驾着刀,唯一可以有资格质疑的是捧出龙封卷轴的五大监,但他们也没有开口,显然是默许了萧若风的行为。</p>
据说当时太安帝没有死去,听浊清将殿外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清楚之后,才终于闭上了眼睛。</p>
单出意料的是,等太安帝快要咽气时,却被暗处射来一柄小剑穿心而过。</p>
与之相比,当日夜晚,景玉王侧妃易文君失踪,疑似死于叛军之手的消息似乎微不足道。</p>
国丧之后,萧若瑾即位。萧若风执掌军权,称北离大守护。</p>
千里之外,青州。</p>
南宫春水听着大堂内的人众说纷纭,仰头饮了一口酒“真是我教的好徒弟,连皇位都可以让。”</p>
百晓堂、学堂、还有古尘推荐的用枪少年,他为了这个徒弟谋算这么多,甚至连太安帝临死前都在为其铺路,可他这徒弟倒好,饭喂道嘴边儿了都得把碗送出去。</p>
非要当什么手握兵权的王爷,要知道这权势在握的王爷可比皇帝难当。</p>
图什么呢?他这徒弟心怀天下,满心所念不过是为了四海安定、苍生安乐。倘若当了皇帝,手握乾坤,岂非更容易实现那宏愿,为万民谋得太平?</p>
思来想去,南宫春水终于得出了一个有些荒缪的结论——兄弟情深,他不乐意当皇帝,于是把皇位送给了想要当皇帝的景玉王。</p>
云昭抿了口茶水,轻声道:“人各有志,强求不得。”</p>
皇位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有人想要,也有人不想要。</p>
南宫春水轻叹道:“我明白昭昭的意思,只是……”</p>
“罢了,路都是自己选的,随他们去吧。”</p>
如今想想,他当初离开天启城的决定实在是太明智了,不然指不定多糟心呢。</p>
况且他为北离护国近百年,也足够兑现当年的约定了。</p>
作者说:</p>
南宫春水:幸好跑得快!</p>
萧若风,就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p>
当初叶鼎之抢亲时,他说为了天下安定与影宗联姻,站在大义的角度劝叶鼎之放弃。</p>
之后暗河传里,又觉得曾经的联姻是易卜卖女求荣……</p>
说句不好听的,当初萧若瑾和萧若风背后没有多少朝堂势力,和影宗联合,也是萧若风和萧若瑾愿意的,这景萧若瑾当了皇帝,萧若风成了最有权势的王爷,就开始……打压影宗。</p>
这一点,有些难评。</p>
当然,易卜也不是什么好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