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周的最高决策层,玄凌与他的一众心腹的战略眼光都极出色,对于西南局势的判断也并未出错。</p>
尚书令之前劝说玄凌时提的三月之期其实已算十分保守,战机的带来要比预料的更快——</p>
四月初,西南战事便爆发了。</p>
世人甚至还来不及谈论废后的安置与新后的册立,便将目光都凝聚在西南之地。</p>
知韫并没有真的插手。</p>
她并不精于军略,对西南之地也并不了解,若当真去指手画脚,那才是失心疯了。之前提起,不过是表明一下态度、宽宽他的心而已。</p>
——太宗失了西南,先帝也未能收回,整个大周对于边防都是极保守的态度,即便他筹备多年,心底其实也是有踌躇的。</p>
越是治世,人心越是思定。重文抑武,从不是一两日才有的局面。若是西南一战未能取得预期的战果,那么刚刚抬头的武勋将再次被压制,日后又如何应对北边赫赫?</p>
他的压力已经很大了。</p>
她能做的,也只有陪着他,支持他。</p>
……</p>
“娘娘,太后娘娘请您去说说话。”</p>
一日,知韫正在天禄阁翻阅书籍,便见青枝过来回禀,而太后宫里的人,则是在外侯着。</p>
“太后?”</p>
或许是太沉迷于书籍,知韫乍一听还有些没反应过来,“太后寻我作什么?”</p>
知韫与太后的关系并不算亲近,除了偶尔的请安问候之外,二人很少见面。</p>
到底中间还隔着朱氏女的后位,她们二人能保持这般井水不犯河水的和睦已经极好了。</p>
知韫想了下,没明白太后为何找她。</p>
毕竟她这位婆母,其实是个看的很明白的人,即使是当日朱宜修被废,她也没有来找过她、为难过她。而这些日子,她也没听说有什么事情能惊动太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