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奎姐还说,她托人在香港找了一本老版的《苏绣针法图谱》,已经寄给你了,说是对你绣玉兰花有帮助。”林晚凑过来看信,“她还问起恒恒的学业,说要是恒恒想读古典文学,她可以帮忙找些香港大学的资料。”</p>
</p>
萧清瑜叠好信,把梅花手帕小心地放进锦盒里:“恒恒前几天还跟我说,想写一篇关于苏绣文化的文章,正好可以用碧奎姐寄的图谱做参考。等他写好了,我也寄给碧奎姐看看,让她也指点指点。”</p>
</p>
午后,太阳渐渐出来,金色的阳光洒在茉莉花苞上,花苞似乎又饱满了些。蒋念拉着萧清瑜的手,非要去花市再买些花肥:“妈妈,咱们再买些花肥,让茉莉开得更大更香,王阿姨收到肯定会喜欢的。”</p>
</p>
两人刚要出门,就见蒋恒背着书包回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纸包:“妈妈,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昆曲唱段集》,里面有《牡丹亭》的完整唱词,晚上我教你和念念唱‘游园惊梦’好不好?”</p>
</p>
“好啊,正好林阿姨也在,咱们一起学,下次寄信给碧奎姐,还能给她唱一段。”萧清瑜笑着答应,心里满是暖意。</p>
</p>
花市离官邸不远,两人步行过去,沿途的街道热闹非凡。卖花的小贩推着车沿街叫卖,各色鲜花争奇斗艳,茉莉、栀子、月季的香气混在一起,让人心情格外舒畅。蒋念挑了一袋最好的花肥,还选了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妈妈,这个多肉好可爱,我要送给王阿姨的小孙女,让她也养着玩。”</p>
</p>
回到家时,林晚已经在厨房忙碌起来,准备做晚饭。萧清瑜和蒋念一起给茉莉施了肥,又浇了水,蒋念趴在花池边,小声对花苞说:“茉莉茉莉快开花,开了花我就寄给王阿姨。”</p>
</p>
傍晚时分,茉莉终于绽放了第一朵花。洁白的花瓣层层展开,露出淡黄色的花蕊,浓郁的香气在院子里弥漫开来。蒋念兴奋地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摘下花朵,捧在手心:“妈妈,开花了!我们现在就把它晾干,明天寄给王阿姨好不好?”</p>
</p>
萧清瑜笑着点头,找来一张干净的宣纸,把茉莉花放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摆好:“好,咱们把它晾干,再写一封信,跟恒恒的文章、你的书签一起寄过去,让碧奎姐也感受感受咱们台北的初夏。”</p>
</p>
夜色渐浓,院子里的茉莉香气愈发浓郁。萧清瑜坐在书房里,看着宣纸上的茉莉花,手里拿着笔,开始给王碧奎写信。信里,她写了院子里茉莉开花的趣事,写了蒋念要寄多肉植物的心意,还写了恒恒要写苏绣文章的打算,字里行间满是对老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p>
</p>
她知道,虽然和王碧奎相隔千里,但这小小的茉莉花,这一封封带着温度的信,会像一条无形的线,将她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让这份情谊在岁月里慢慢沉淀,愈发醇厚。等到明年初夏,或许她们就能再聚在一起,一边赏茉莉,一边绣花、唱昆曲,重温当年在南京的温暖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