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婉睁开眼时,天还没亮透,灶间外漏进一缕灰白色的光,轻轻落在她手边那包枸杞上。她没动,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它,看了好几秒,才慢慢从袖袋里取出昨夜悄悄藏起的样品,放在案台上。</p>
两包枸杞颜色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偏暗的褐红色,摸起来比正常的要硬一些。她记得太医说过,虫蛀初期不一定有味道,但一遇热就会析出微毒,长期吃会伤脾损气。这几天皇帝精神不太好,批奏折时总揉额头,她原本以为是政务太累,现在想想,怕是有人已经不动声色地往他碗里下了“软刀子”。</p>
她起身走到库房登记簿前,翻到昨天的入库记录。上面写着:辰一七号糯米粉——三验无异,签字的是个陌生名字:张嬷嬷。她皱了皱眉,这人不是尚食局常驻查验的,是内务府临时调来的。</p>
她又翻开自己的《御心录》,一页页往后翻,对照最近三天所有新食材的交接时间。手指忽然停住——丙三柜枸杞,由辰字辈宫女交接,巳时初刻。再往前看,前天送来的糯米粉也是这个时间,同一个宫女经手。</p>
她合上本子,眼神一点点沉了下来。</p>
灶间外传来脚步声,很轻,像是怕惊扰谁。一个穿青布衫的小宫女低着头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张单子,递到她面前:“沈……沈姑娘,这是今早的新主料单,请您过目。”</p>
沈微婉接过单子扫了一眼,抬头打量她。小姑娘看着十六七岁的样子,脸很生,眼下有青黑,嘴唇干裂,手指还在微微发抖。</p>
“你叫什么名字?”她问。</p>
“回……回姑娘,我姓李,是内务府刚拨来的,暂编辰字十二号。”声音细得像风吹丝线。</p>
沈微婉点点头,把单子还给她:“这批糯米粉颜色不对,先放一边,等我查清楚再用。”</p>
小宫女脸色一下子白了:“可……可是上面说必须按时送到前殿,误了时辰是要罚的……”</p>
“罚也得用安全的米。”沈微婉语气不重,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定,“你先去灶台那边等着,待会儿我亲自熬粥。”</p>
小宫女低头应了声“是”,转身走开。衣袖掠过案角时,沈微婉眼角一跳——袖口鼓了一下,好像藏着什么东西。</p>
她不动声色,只叫了个老帮厨过来:“火候调低些,今天这粥得慢煨,多耗半炷香。”</p>
帮厨愣了下:“往日不是半个时辰就够了吗?”</p>
“今天不一样。”她说,“米性不稳,火急了容易糊底。”</p>
帮厨应了,去调整炉灶。那小宫女站在锅边,眼神飘忽不定,几次想伸手往桶里倒粉,又缩回来,还不停往门口瞟。</p>
沈微婉绕到她身后,假装整理调料架,实则借着铜盆反光,瞥见她袖子里露出一小截瓷瓶,瓶底有个极浅的刻痕。</p>
她心头猛地一紧。</p>
那是熏香瓶,镇国公府特供的样式,只有贵妃以上才有资格用。她曾在苏妃去御花园赏花那天见过一次,瓶身雕着缠枝莲,底刻一个“苏”字。</p>
现在这个瓶子,怎么会出现在一个临时宫女手里?</p>
她退回值房,从《御心录》夹层抽出一张旧纸——是上次清理库房时偷偷抄下的当值排班表。辰字十二号,连续三天负责早膳原料运送,每次都避开林姑姑和主事嬷嬷的巡查时段。</p>
不是巧合。</p>
她重新回到灶间,走到那桶糯米粉前,伸手抓了一把,凑近鼻尖闻了闻。气味正常,但指尖摩擦时,察觉到一丝滑腻感,像是掺了东西。</p>
她取了银针,悄悄插入粉中。银针拔出时,尖端泛起一层极淡的青灰,遇热后更明显,几乎转成墨色。</p>
慢性毒物。</p>
不是立刻致命的那种,但每天一点混进粥里,半个月就能让人气血虚弱、心神恍惚。若皇帝因此病倒,她这个主管膳食的宫女,第一个被砍头的就是她。</p>
她默默收好银针,把有毒的粉末用油纸包起,塞进《御心录》最深处。</p>
午膳时辰快到了。</p>
她站在值房门口,看着那个小宫女又一次走向灶台,手里紧紧攥着那包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