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工友们,大家过年好。
今天是开工的第二天,也是咱们钢铁厂极为重要的一天。
作为改革的急先锋,咱们钢铁厂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改革。
对此,作为厂书记,我很惭愧,也很开心。
惭愧在于作为厂书记,改革我出力不算多,赶上了末班车,站在这里说话心有愧疚。
高兴于咱们厂子两万员工,能够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么快的完成改革。
别的话我也不多说,接下来,有请咱们冶金局王局给大家说几句。”
杨书记简单的说了两句,便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一旁的王局。
王局此刻面带笑意,看着场内无数双带着兴奋与期待的目光。
“各位同志上午好,我是王兴云,很高兴能在今天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来到咱们钢铁厂。
钢铁厂是咱们整个华夏改革的排头兵,是时代的领先者。
在座的每一个工人同志都是好样的,能够不顽固守旧,敢于开创新的模式。
我以及冶金部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以后大家能够保持着这份勤劳肯干,用于创新的精神,带领钢铁厂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我作为来参观的客人,说太多难免喧宾夺主。
今天让刘建国同志,也是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好同志给咱们好好说两句。”
王局话落,广场上瞬间响起了如同山呼海啸一般的掌声。
在这热烈的掌声中,不少工人忘乎所以的喊着刘厂长三个字。
很快很多人也学着那些先行者,张口喊着刘厂长。
三个字形成了浪潮,淹没了整个钢铁厂的天空。
被这一幕震惊的记者,连忙让一旁的同事拍下这一幕。
并且手中的笔快速转动,大脑疯狂运转,想要将这一幕形成文字。
只不过文字的力量太过渺小,如此宏大的场面实在难以用几行文字描述出来。
就在这位记者冥思苦想之时,那震撼天地的声音却是戛然而止。
疑惑的抬头看去,却见前方主席台上,一个身姿挺拔,气势沉稳的年轻人正抬手虚按。
他认出了那个‘年轻人’,正是钢铁厂的厂长刘建国。
记得之前自己报社还采访过这位,那年这位传奇厂长似乎是刚刚考上大学。
转眼十几年过去,这位‘年轻人’依然成了四九城最大厂子的厂长。
还带领着厂子两万余人完成了那部级领导都惊叹的改革,虽说是背影。
这位年纪比刘建国还大的记者,似乎感受到一股排山倒海的威严从那道身影上面传来。
那因为距离而显得渺小的身影,此刻在其眼中无限拔高,无限增长,直到顶天立地。
巍峨的身影如同山岳一般压迫在这位记者心头,似乎下一秒就要将其压成粉尘。
就在这时,一道低沉威严的声音如同远古神灵的赦灵将其从万丈深渊中拯救。
“各位工人同志,各位钢铁厂领导。
我很感激你们,感谢你们愿意相信我。
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大家的拼搏努力和勇于献策密不可分。
钢铁厂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在场的每一位工人以及领导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