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工人同志为了感激我,每天早早的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等着我,想要和我打声招呼。
对此,我很荣幸,能够受到大家的爱戴。
但我想说的是,大家所得到的的,都是大家应得的。
在改革之初,我许诺过大家,工资会涨,福利会更好,大家的生活也会比以前好很多。
正式改革的第一个月,这个承诺兑现了。
在后面的没一个月,大家的工资和福利都在增长。
我听人说,很多人感谢我,感谢我带领你们走向更好的生活。
我想说,我要感谢你们。
你们得到的每一分钱,都是你们拼搏努力得来的。
我刘建国不是什么神仙,不能凭空变出来钱和物资。
在改革之初,我承诺过,我会打破工人和领导干部之间的天堑,让每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改革第二个月,厂里第一次举行了面对全厂的内部竞聘。
令我非常开心的是,这次竞聘活动,选取了不少被埋没的人才。
他们现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轧钢厂因为有他们而变得更好。”
刘建国说到这里,眼神落到了自己左手边的一排领导干部身上。
贾梗赫然在列。
这些人都是通过竞聘会升任厂领导的,此刻看到刘建国的目光,一个个都是昂首挺胸,表现的十分激动。
台下,接近两万双目光看向他们,眼神中带着期待羡慕以及骄傲。
“我听闻,很多人感谢我,因为我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有了展现自身才学的机会。
我想说,不必感谢我。
竞聘会参与人数千千万,能够走到这一步的只有他们。
不是我给了他们机会,而是厂子本就欠他们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
希望你们以及后来者找到自己合适岗位的时候,能够运用自己的才能,让厂子变的更好。
在改革之初,我承诺过,每一个对于改革有贡献的人,都能将名字篆刻在钢碑上。
如今,”
刘建国眼神扫过所有工人,最终眼神停留在了钢厂正中间那块盖着红布的钢碑上。
随着刘建国的眼神,全场两万多双眼神都热切的看向了中间那块红布掩盖着的钢碑。
“是时候实现允诺的时候了。”
刘建国的声音忽然变的昂扬,全厂的气氛被带动,火热的情绪在积蓄,空气似乎都因为此耳边的躁动。
“下面有请冶金局局长王局,有请四九城日报主编宁山,有请钢铁厂杨书记,有请新晋领导干部代表贾梗,有请一车间工人代表易中海,有请二车间....,上前。”
随着刘建国的声音落下,王局带头,后面跟着领导工人以及报社的主编一起来到了钢碑前面。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这几十个人站在钢碑前。
每个人手里都拉着红布的一角,后面报社记者和摄影师在那里疯狂的记录和拍照。
而在下方,无数双眼睛热切的看着钢碑周围的众人。
他们多期待在上面的是他们,这能够铭记进入历史的一刻,若是能够参与,就是拉掉红布,一下子嘎巴在这里他们都愿意。